楠楠文学网

楠楠文学网>大唐之盛世君王免费阅读 > 第27章 谁才是真正的主宰(第1页)

第27章 谁才是真正的主宰(第1页)

今日的国子监分外喧闹,不仅国子学和太学四门学的学生汇聚一堂,就连算学和书学的老学究们也纷纷跑来凑热闹。

一块“劝学”的牌匾高悬空中,虽未署名,但上有李世民亲笔题写的“劝学”二字,这就相当于皇上亲自盖章认证了这句话的水平。

“习得文武艺,货予帝王家。”

虽然读来略显世俗或务实,但也隐约透露出皇家对年轻一代的态度:只要你们刻苦钻研学问,为国家效力,朝廷定然不会亏待你们。

右卫将军侯君集脸色阴沉,他身边的东宫千牛纥干承基更是愁眉苦脸。

“义父,孩儿心中冤屈啊……那何乐为真是没良心的小子!”

侯君集始终对纥干承基赞赏有加,因为他从中瞥见了自己昔日的身影。当初他作为秦王李世民的心腹,在李世民还未显赫之时便誓死效忠,如今纥干承基亦然,紧紧追随着太子李承乾的步伐。

若一切按部就班,待李承乾即位为皇,纥干承基便会成为下一个侯君集,正因如此,侯君集才产生了将女儿许配给纥干承基的想法。不仅如此,纥干承基蓄养门客、追求风雅之举,也是受侯君集的引导,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能够借鉴侯君集的成功之道,在皇上面前扮痴卖傻,插科打诨。

然而,一场精心策划的大戏却被何乐为破坏殆尽,甚至连寒门学子骆宾王也被何乐为推举进入国子监。日后骆宾王一旦得势,定会铭记何乐为的恩德,国子监又是个讲究情谊之地,骆宾王无疑成了何乐为的一枚隐形棋子。

尽管侯君集如语文老师解读文章般对此揣测纷纭,布满阴谋论调,而何乐为本人却只想连连否认:不是我,没做过,别乱猜!

侯君集凝视着纥干承基,满心失望:“他的诗词真的好到让你心悦诚服地诵读出来吗?即便诵读,也应饱含情感,怎会让自己出糗?”

纥干承基冤屈至极,满脸无奈:“义父,何乐为他的字迹又大又拙劣,我只能看见一半……”

“分明就是一个趁机上位的小人,皇上为何竟对他另眼相看,真是个好运的家伙!”纥干承基愤慨不已,侯君集冷冷一哼:“你知道皇上为何如此器重他吗?”

“因为他其实是河间郡王李孝恭的私生子,严格来说,算是皇上的侄儿。”

“什么?何乐为竟是河间郡王府的小殿下?那今后……今后还怎么扳回这一局……”纥干承基瞬间意气消沉。

大唐朝中有众多非汉族的功臣,尽管李世民对他们厚赏不断,但他们身为异族,在汉人江山中的文臣武将没有名门世家的基础,社会认同和社会地位难免偏低。因此,当纥干承基得知何乐为是河间郡王之后裔,便自认为失去了报复雪耻的机会。

侯君集摇头叹息:“你呀,真没志气!”

“为何河间郡王未曾认他?皇上明知其中内情,为何不给予他正式身份?你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?”纥干承基抓了抓头,尴尬一笑:“义父别考我了,孩儿只是一介武夫,哪里懂这么多弯弯绕绕……”

侯君集指点着他:“你呀,皇上未公开他的身份,无非有两种可能,一是皇上认同了李孝恭的做法,二是何乐为并非李孝恭的私生子!”

“不是李孝恭的私生骨肉?”纥干承基情绪骤然高涨,倘若何乐为并非李孝恭的私生子,那么他在身份地位上就无高低之分,重燃对揭露其丑闻的热望!

然而侯君集的话语瞬间浇灭了他的希冀:“我揣测他并非李孝恭的私生子,反倒是疑为已被遗忘的息王——李建成的血脉。”

“什……什么?李建成的私生子?”纥干承基几乎失声尖叫,连忙捂住嘴,以免被周围国子监的学子听见。

自玄武门事变后,李建成的名字成了禁忌。李世民对齐遂良的格外恩宠,实则是为了拉拢这位起居郎,因其职掌记录皇帝言行,为修撰史书提供原始材料。

玄武门惨剧,李世民不仅手刃亲兄弟,更将李建成的五位子嗣斩草除根。为了在史书中留下美名,他意图篡改起居注,包括自身及太上皇李渊的记录。

然而齐遂良坚守原则,未曾迎合李世民的要求,故而李世民唯有不断笼络于他。也因此,李世民严禁任何人提及玄武门之事,尤其禁止提到李建成。

假设何乐为真是李建成的遗孤,那么他的人生可谓陷入绝境。李建成及其子嗣被诛后,家族成员尽数除名,所赐封号与荣誉也被剥夺殆尽,仿佛这个家族从未存在过。

尽管世人相传李建成尚有五位千金,如今已无从查考,只知道其中次女李婉顺据传在宫中得到某位妃嫔庇护,真相究竟如何,无人知晓。

纥干承基竭力抑制心中的狂喜,追问侯君集:“您是如何确定何乐为是息王私生子的,是否有确凿证据?”只要这个消息传出,何乐为的命运必将跌入深渊!

侯君集同样对此抱有期待,身为显赫的潞国公,原本打算找何乐为这个疑似李孝恭私生子的麻烦,却未料到此人竟掌握huangdi欲征伐吐谷浑的秘密,并以此胁迫他。向来傲慢的侯君集何曾受过这种羞辱,尤其是来自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!

面对养子的质问,侯君集坦诚回应:“目前并无确切证据,只是依据线索推理。”

“仅凭推测?”

“正是,情报显示,何乐为是李孝恭与一名婢女所生,而这名婢女乃李建成赠予李孝恭以换取人心,故李孝恭不愿公开承认何乐为的身份,将其交付给府中家丁李有仁带至民间养育成人。”

故而,我推测一番时间线,倘若这孩子是李孝恭与那名侍女所诞,那么何乐为当下的年纪应当不过十二三岁,然而何乐为看来至少已有十七八岁,年龄显然无法对应。

纥干承基听罢豁然开朗:“这么说来,义父是希望我去探寻这其中的秘密真相?”

侯君集嘿嘿一笑,面色阴鸷至极:“我其实并不在意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,只须将这个消息散布出去,朝廷自然会查明事实。”

“而在查证期间,何乐为必然无法再受到朝廷的庇护,这样一来,你便可将心中的怨恨一吐为快,将仇恨悉数清算。”

喜欢大唐之盛世大柱国请大家收藏:()大唐之盛世大柱国更新度。

喜欢大唐之盛世大柱国请大家收藏:()大唐之盛世大柱国更新度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