楠楠文学网

楠楠文学网>黄巢起义后转战南北沉重打击唐朝统治 > 第61章 浪漫魔鬼(第1页)

第61章 浪漫魔鬼(第1页)

因为已经有了寿王和相爷的修改,所以新戏的演出顺利异常。而圣人僖宗皇帝,也绝不像叶厚生说的是“老虎”,起码叶家姐弟觉得圣人更像是个财神爷——居然赏了叶家一百匹绢!相当于oo斗米,按叶厚生的说法,几乎够叶家吃两年!

虽然终于接触到了帝国权力顶点,或者准确说,是看到了权力顶点,但叶友孝从头到尾,根本没有与圣人交流的机会。而官家本人,似乎也忘记了《梁山伯浪子回头》的男主角“浪子”梁山伯,倒是更加关注李莹娘的扮演者——李九娘。

这也完全合乎情理,毕竟李九娘是圣人的侄女,是大唐的郡主。对侄女给自己演戏,大唐皇帝显然非常满意,甚至没有睁大一直眯着的眼睛去问一声:一个郡主怎么会去当伶人?

还居然赏了她两百匹绢。

李九娘欢天喜地的“谢主隆恩”。

她当然不是为了这两百匹绢高兴,她是从父王的表情里,看出了给官家的这场表演,实实在在地已经成了父王的筹码。

作为一个郡主,还有比帮助父王“高升”更愉快的事吗?

离开皇宫,李九娘没有再去那个叶家棚子。她有更急切的事情要办。

本来是想和父王共享演出成功的喜悦的,可是圣人今天好像对父王很是喜欢,留下了父王议事。这当然是让李九娘浮想联翩的事情,所以对于不能和父王一起共享成功喜悦,她也完全理解。毕竟,最迟明天,就可以向父王邀功请赏了。

她现在回到秋水棚子,就是要赶快邀请张惠再来听她演唱《寒蝉凄切》,这动人的恋人离别诗,经过她的倾情演绎,现在几乎是美轮美奂。

还有一件事,就是要立刻把罗隐找来。这位大诗人,不但有一笔龙飞凤舞的草书,还有一笔骨力遒劲的柳体,现在让他来,在《梁山伯浪子回头》的剧名上,再加上“御览”二字,绝对拉风!

忽然又觉得有些不妥,自己重新想了一遍,终于想明白了:

虽然“御览”是事实,但贸然加上此二字,似乎又过于招摇,是否会引来不必要的嫉妒或者攻讦?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寿王府的未来,如果皇爷得知寿王迫切想做太子,他会开心还是会勃然大怒?

但是,如果不抢先亮明皇爷的宠爱,会不会被别的王爷夺走东宫之位?寿王府没有作为,别人也会没有作为吗?听说襄王好像就很不安分。

左思右想,还是决定写字之事先推后,与父王商量过再说。毕竟就算写的晚了两天,也不会有什么。但是如果匆匆写出这两字,万一出什么风波,那可后悔莫及了。

算了,还是找张夫人来吧。

不久,黄四娘就引了张夫人来到了,只是她又带来了儿子朱友贞。李九娘有些纳闷:沛郡王府上没有仆妇丫鬟吗?怎么像是百姓家庭一样,儿子总是跟着娘?看来张夫人对这儿子的宠爱,真是非同一般。还好朱友贞和黄四娘倒是亲近,很快跟着她去玩了。

比起张夫人随时带着儿子,她的建议更是让李九娘大吃一惊:

“妾身所不解者,九娘何不将那叶家带来此处唱戏?”

说啥?秋水棚子是我李九娘消遣娱乐的安乐窝,怎么能让平民、让一个伶人家沾边?

张惠感觉到李九娘的不悦,又笑着说:

“既然御览的是《浪子回头》,妾倒是觉得,把那家人请来一起唱这出戏,‘御览’的噱头也有,又是原汁原味,岂不轰动京城?”

李九娘心中却是一凛。照这么说,“御览”成了噱头,岂不成了满城风雨?这样一来是福是祸,实难预测。只好笑笑说道:

“不瞒娘娘,只这‘御览’二字,若因此引来满城风雨,只怕父王责怪。所以奴家倒是觉得,非但不能让叶家来秋水棚子唱这个戏,就是他们在叶家棚子唱《梁山伯浪子回头》,也不可提起‘御览’两字。”

张惠倒是没想那么多,此刻经李九娘提起,便也立刻现自己有些孟浪了。其实她和寿王府毕竟所处地位不同,寿王府敬若神明的圣人,在宣武镇那里也就是个官家。虽然她也主张忠君爱国,但官家奈何不得她的官人,她可是一清二楚。

见张惠略显尴尬,李九娘便笑着岔开话题:

“先不说这唱戏,奴家对娘娘却有些不解。”

张惠闻言一愣,便把两只美目看向李九娘。

李九娘笑着说:“沛郡王府上,自然有很多的使娘仆妇丫鬟,为何夫人每次出行,都必定带了孩儿前来?呵呵,莫非沛郡王,也从来都置这孩儿不顾?”

女人们聊天,说家常说孩子,是最惯常的话题。但张惠的回答却让李九娘一愣:

“不怕九娘笑话,我家官人日夜奔劳国事,休说孩儿,并连妾身,都难得见他呢。”

李九娘憋住不笑:“只是,只是闺房之乐,莫非你们也……”

张惠听她这样一问,真是有点想打人的冲动。你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女孩,怎么连这种话也说得出口?果然金枝玉叶,真是耳濡目染,如此随性!但想到自己所说,好像也有些那种意味,也难怪人家好奇。只好想法子扭转话题: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