楠楠文学网

楠楠文学网>回家过年简谱 > 第89章 下乡调研部长亲自写稿件上楼谈话小融意外进二中(第1页)

第89章 下乡调研部长亲自写稿件上楼谈话小融意外进二中(第1页)

这天早上,新初拖完地板,擦了桌子,刚泡了一杯茶,正要翻报纸,杜泽轩就上了楼,站在门口大声说:”新初,你上午手头没事嘛?“

新初想说没事,但担心杜部长说他一天找不到事干,想说有事,又怕杜部长有事找他,就说:”杜部长您有事请吩咐哈!“

杜泽轩说:”没事就跟一路下乡,你叫熊主任马上跟县委办联系,调辆越野车,车到了就出。“

熊杰机灵地从办公室探出头来,大声回道:”好的,部长,我马上就办!“

新初一阵窃喜,要知道,整个机关的人,哪个又不期盼着跟部长一路下乡呢?

车子出了城,上了国道,进了县道,爬了好长一截机耕道,底盘刮得”呯呯”直响,终于在一个拐弯处停了下来。就有几个乡上和村上干部模样的人小跑了过来,忙向杜部长赔不是,说是路太难走了,给领导添了麻烦,杜部长辛苦了。

杜泽轩朗声道:“你们天天走这路,更辛苦!”

远处就传来高音喇叭声,转播的正是县广播电台关于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报道,其中,还特别插播了一段县委王天全书记的重要讲话,这让杜泽轩听了感到特别亲切。

新闻正是对面山头电杆上的高音喇叭里传出来的,杜泽轩炯炯有神的目光很快就捕捉到了这一点,他一句话没说,就领在前面,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,大步走了过去。

书记、乡长跟在后面,时不时跑上几步,既要有紧跟杜部长的意思,又要显示出跟不上的样子,很是吃力。村上支书、主任到底是老走这山路的农民,大气也没有出上一口,就上了坡。新初生怕杜部长不习惯这农村的小路,忽左忽右地跟在他的身边,直到汗流浃背时,他才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。

杜泽轩调过头来,笑着问:“新初,没问题吧?”

新初说:“部长,我是农村长大的,经常走这种路,没问题的。”

杜泽轩又问:像这样的喇叭,你们村有几个?“

乡上的书记、村上的支书,基本上是异口同声地回答:“全村个组,一共有七个喇叭,都安在较高的位置,家家户户都听得到。”

“喇叭里都放的些什么呢?”

“主要播放县委、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新闻,书记、县长的重要讲话,当然,还有杜部长您的重要指示!”

“我的指示就算了,把县委、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,还有书记、县长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宣传到位就好了。”

这时喇叭里又传出优美动听的歌声,是群众耳熟能详的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。

村支书笑着说:“杜部长,我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,把县上的新闻转播结束后,也放一些农民歌曲,有时也在喇叭里通知什么的,包括群众几点钟到村办公室接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的电话,我们都是在喇叭喊人。”

杜泽轩仰头看了看电杆上的高音喇叭,频频点头,说:“你这个老支书是把高音喇叭的作用挥到了极致的,也是把群众工作做到了家的,这个做法好,我回去向县委王书记报告,值得全县推广。”

乡党委书记问:“杜部长,您是去乡上给我们指示一下,还是到村上或者进农户看看?”

杜泽轩说:“听了你们的喇叭,这次下乡也算没白下,乡上、村上就不去了,农户家也不去了,估计去的地方也是你们安排好了的,听不出个名堂来。现在村民都在地里忙农活,我们随便走走,碰到哪一个简单聊几句最好。”

在半坡上的玉米地里,一六十多岁的老太婆正在割红苕藤,地坎边,一老大爷悠闲自在在吸着旱烟,看起来对这群干部模样的人并不十分地感兴趣。

杜泽轩一直严肃的脸上就堆满了笑容,几步上前问候道:“老大爷,忙着摔啦,媳妇呢?”

老太爷头也没抬一下,回道:“跟我那狗日的在外打工,好几年都没落屋了。”

“只要往屋头寄钱就好!你们两个老人家能干哟,地也没抛荒,玉米地里还套种了红苕,怕是吃不完啊?”

“现在的农民,哪个吃玉米红苕,只有你们城里人爱吃个新鲜,我们农民一般都是拿来喂猪。”

“你们家喂了几头猪?农税提留都缴了的嘛?”

“喂了两头,吃一头,卖一头。农民种地,上缴皇粮国税,天经地义,我家里是欠得赖不得,从来都是一分不少,缴清了的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